2020-05-03 22:08:22来源:百度资讯
作为初中小学初中语文考试中“逢考必出”的题型,掌握一定的病句修改技巧就显得至关重要,基于此,本文就中考语文修改病句的答题技巧作简单分析,希望能对同学们的中考语文复习有所帮助。
首先,何谓病句?病句仅仅是指语句不通顺的句子吗?其实病句属于一个非常宽泛的概念,具体包括有不符合语言的组织规律、不符合客观事物的事理、不符合人们的语言习惯的句子。
其次中考语文会如何出题?教育君在翻阅近几年的中考语文真题试卷发现,针对“辨析并修改病句”这一考点上,大多都以辨析语病和修改病句这两种考查方式为主,这就要求同学们在平常的语文学习过程中,一定要对这两个考点进行专项训练,辨析病句对病句识别与能力的考查,修改则以辨析为基础,这两部分相辅相成,缺少了任何一部分的练习,都很难拿到分数。
一、病句修改都有哪些类型
就初中语文考试而言,其试卷上出现的病句类型大多以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词语误用等几种类型为主,下面简单概括:
成分残缺:是指一个句子缺少了应有的成分,影响了意思的表达。常见的是缺主语或宾语。换言之,就是指句子不完整,缺少“谁”,“怎么样”“做什么”。如:前几天,送给妈妈一朵康乃馨。搭配不当:是指一个句子的各个成分之间搭配不符合语言习惯,在意思上不能配合,如“李伟很爱护时间”。语序不当:是指句子语序错乱,句子中的词语位置前后颠倒,造成病句。如“班主任认真修改阅读了我的作业。”句式杂糅:两个句子糅合在一起,造成了句子不通顺的现象。前后矛盾:是指句子表述违背常理,造成前后矛盾的情况或者前后分句不对应的情况。如:我已经将要初中毕业了。词语误用:句子中词语感情色彩与句意不合而造成的病句,或关联词误用,或词语误用。歧义:指一个句子在上下文中有多种意思,表意不明,使听者误解。重复累赘:是句子成分多余,造成重复累赘。并列不当:句子中出现交叉包含的关系。二、修改病句的方法
修改病句看似复杂,其实只要掌握了解题技巧,那么这一类题目得分还是比较容易的,从解题原则上来说,同学们在解答病句修改题目时,一定要在判定语病种类的基础之上,找到语句表达的关键,只有在明确语句的表达目的之后,才能抓住关键,不伤原意,同时修改病句过程中,一定要遵循“多保留少改动”的原则,具体的病句修改方法可以简单概括为增、删、调、换:
增——增加,要将句子所残缺的成分要增补上,缺少主语补主语、缺少宾语补宾语、缺少谓语补谓语。删——删除,句子中重复、多余的词语一定要删除,重复啰嗦要不得,多次反复也不行。调——调换,要让句子中的词语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符合语言习惯。换——更换,句子出现搭配不当的词语或者关联词,要及时更换。(多用在关联词误用上)三、病句辨析有诀窍
病句类型和病句修改技巧都已掌握,咱们再来谈谈如何从病句类型入手辨析病句。
从病句类型入手辨析病句,这是很多老师在进行病句专题复习时的惯用方法,这里教育君简单讲解一个小技巧,以期帮助到大家学习。
看到介词不放过
介词使用不当,极易造成成分残缺、表意不明或不当。举个常见的例子,当“在”、“对”、“从”等介词为句首开头时,那么介词会与主语构成介宾短语,此时介宾短语在句子成分中只能充当状语和补语,就会造成主语残缺的情况,因此同学们在看到句子中出现介词时,一定要看看该句是否属于主语残缺的类型。如:从这件事情中,明白了一个大道理。这个句子就是滥用介词“从”,从而导致了句子中缺少主语,病句修改时应把“从”这个介词删去。
又如:小明背着妈妈和爸爸偷偷地把这笔钱捐给了灾区。这个句子中的介词为“和”(也可作连词),不同的句子成分在句子中代表了不同的意思,是爸爸妈妈都不知道小明捐钱,还是只有妈妈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