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七考网 > 学历 > MBA考试 > 国内外MBA教育的差距在哪里 看完这几点就知晓了  正文

国内外MBA教育的差距在哪里 看完这几点就知晓了

2018-10-22 16:28:42来源:搜狐

虽然国外的MBA进入我国并不是很长时间,但对于国内的MBA来说,目前看到的较大的问题在于体制造成的教育思路差异以及整合师资的能力,那么国内外MBA教育的差距在哪里呢?

1、历史原因

中国的MBA是从80年代初开始的,到现在为止也仅仅三十年历史,而国外的MBA教育已经有百年的历史,在伴随西方经济成长的过程中,以MBA为代表的商科教育经历了不断的修正和完善,基本上形成了一套成熟的符合西方经济发展的教育思路。

中国的MBA教育起初作为研究生教育的一种,是整个中国研究生教育体制的一部分的,而中国原本的教育体制是为计划经济服务的,后来经济上转型以后,教育模式的转型相对滞后。

这对于研究型的普通研究生教育项目来说问题还不明显,但对于要紧密市场和经济链接的MBA教育来说就是一个非常大的问题。

从和中国商学院的决策层和执行层接触的经验来看,他们中还有相当一部分,在用传统的教育学术性研究生的思路在办MBA教育。

所以,MBA教育思路上的滞后,是来源于体制层面的历史原因造成,要改变这样的情况需要时间。 所以学威国际商学院等这些的体制外商学院MBA发展势头很好,这方面的原因是较主要的。

2、师资力量

其实师资的问题还可以理解为学术的问题。

总体上,国内的MBA师资水平、学术水平还在一个起步期。除了的几个商学院以外,绝大部分的中国商学院的整体师资水平都无法满足MBA学生在学术上对MBA教育的要求。

MBA教育和普通硕士研究生教育的较大区别之一在于,学生们不仅仅需要在理论上有扎实功底的概念型老师,还需要在商业现实中有丰富实践的经验型导师,更理想的话还需要有可以分享商业智慧的艺术型导师。

在明茲博格的《管理者而非MBA》这本书中也提到过类似的三个维度。对于MBA这样的综合商科教育来说,对师资和学术整体要求是全方位的。首先需要国内商学院的决策者有决心从原有相对迂腐的师资选拔体制中冲出来,其次,需要时间。 但整个MBA教育中,师资的确是一个非常重要但又容易被忽视的一个关键点。

3、自主招生

自主招生MBA打破了这一体制内的格局, 目前我国通过MBA自主招生这一渠道获得硕士学位,中外合作MBA或者海外商学院国内办学MBA,按照国际通行的标准进行自主招生,部分院校也实行直接面试,毕业可获得海外硕士学位证书,教育部认证其学历学位,并且国际公认。

这一渠道的开通,有效满足了我国在职人员对高层次学位教育的迫切需求,为我国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的培养和终身学习型社会的建设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4、国际认证

MBA三大认证分别是AACSB、EQUIS和AMBA,分别由国际上三大商学院联盟组织推出,目的是促进成员单位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一、AACSB有较重的美国痕迹,从启动评估程序到通过认证,通常要5年时间,较长7年。在全职教授和研究产出上要求非常严格。

二、EQUIS有显著的欧洲血统。该认证的过程如果一切顺利,通过的时间为2年。该标准将学生的职业发展和个人生涯规划单独列项,并突出了商学院和企业与社会之间的互动。

三、AMBA不像AACSB和EQUIS针对商学院整体发展,涵盖面较广,AMBA只针对硕士以上课程。

5、其它认证、CAMEA认证

中国高质量MBA教育认证由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和全国工商管理硕士教育指导委员会于2012年启动。至此,首批五家单位率先通过该项认证,这标志着历时近一年的中国高质量教育认证工作取得重要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