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4-23 15:26:17来源:腾讯网
青春终将散场,留下的是满满的美好回忆,每当我们回忆起这些青葱岁月,总不免会想起某个会弹吉他男生,或者是那个唱歌很好听的女生,今天给大家推荐一些关于毕业季的歌。
1.《同桌的你》
这首《同桌的你》可以说是90年代校园民谣的代表,词曲皆出自高晓松之手,1990年,高晓松与女友“红”相识并相恋。之后,高晓松与红在厦门大学附近一个小渔村合租了一间民房。一天早晨,高晓松为红梳头。高晓松突然大叫一声“有了”,然后他迅速放手,来不及找纸,就在一本书的封底上,记下了他瞬间的灵感,这段文字就是《同桌的你》的初稿。1993年,高晓松完成了整首歌的创作。
谁娶了多愁善感的你
谁看了你的日记
谁把你的长发盘起
谁给你做的嫁衣
——《同桌的你》
2.《那些花儿》
《那些花儿》,是朴树演唱的一首歌曲,朴树亲自作词作曲,收录于朴树1999年发行的首张个人专辑《我去2000年》中,同时也是2002年电影《那时花开》的片尾曲。
这首歌曲朴树用他惯有的演唱风格,让大家看到了一个朴素、真诚的朴树。
《那些花儿》是首忧伤而又温暖的作品,朴树把这首歌当作自己的“保留曲目”。
那片笑声让我想起我的那些花儿
在我生命每个角落静静为我开着
我曾以为我会永远守在她身旁
今天我们已经离去在人海茫茫
她们都老了吧 她们在哪里呀
幸运的是我曾陪她们开放
——《那些花儿》
3.《谁我上铺的兄弟》
《睡在我上铺的兄弟》由高晓松作词、作曲。有一次,高晓松开广告公司赚了一些钱后就请了一些朋友吃饭。在酒桌上,高晓松接到一个电话,就是睡在他上铺的兄弟打来的,聊了五分钟后高晓松突然把电话一挂,说自己应该写一首歌,歌名就叫《睡在我上铺的兄弟》,一个小时之后高晓松就把歌曲写出来了。
睡在我上铺的兄弟
无声无息的你
你曾经问我的那些问题
如今再没人问起
——《谁我上铺的兄弟》
4.《送别》
《送别》可算是一首家传户晓经典歌曲,是由弘一法师(俗名李叔同)根据约翰·P·奥德威作曲的美国歌曲《梦见家和母亲》改编而成,于1915年写成,传唱已经超过百年。同时这首歌曲也成为当时不少学校在毕业时的骊歌。《送别》这首歌曲更是通过电影《城南旧事》传颂更广。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一壶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问君此去几时来,来时莫徘徊。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人生难得是欢聚,惟有别离多。
——《送别》
5.《栀子花开》
《栀子花开》是一首献给毕业的歌曲,轻轻的音乐淡淡的描述着离别的心情,简单的音乐节奏,让人在聆听时能感受到空气中轻盈地飘出栀子花带来的阵阵清香;朗朗上口且清新自然的曲调和歌词,具有非常浓郁的校园气息。
栀子花开 如此可爱
挥挥手告别欢乐和无奈
光阴好像流水飞快
日日夜夜将我们的青春灌溉
——《栀子花开》
6.《毕业歌》
《毕业歌》是由田汉作词、聂耳作曲,是电影《桃李劫》插曲。此歌作于1934年。该片描写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中国青年学生坎坷的生活道路。《毕业歌》就是影片中一群青年毕业前欢聚一堂时唱的,《毕业歌》昂扬奋发的调子极好得渲染了影片开端的情绪,使人颇涉遐思。这首毕业歌鼓舞了无数的学子投笔从戎,为民族的独立而战。
我们今天是桃李芬芳,
明天是社会的栋梁;
我们今天弦歌在一堂,
明天要掀起民族自救的巨浪!
——《毕业歌》
7.《寂静之声》
《The Sound Of Silence》是1967年的美国电影《毕业生》的插曲,《寂静之声》旋律飘缓低迷,歌词充满了一种幻觉般的意境。细细听来,仿佛在诉说着年轻的无助。眼前似乎看到一个懵懂无知的女孩,独自一人行走在铺着鹅卵石的狭窄、清冷的小巷里,喧嚣的人群在她身后渐渐远去,前面是没有尽头的黑夜,歌曲如果说是属于民谣的话似乎太深邃,如果说随着强劲的乐曲而震荡的节奏是摇滚的话,却又太细腻,音乐上它复杂而迷离。
Hello darkness, my old friend
你好黑暗,我的老伙计
I've come to talk with you again
我又来和你海阔天空神侃
Because a vision softly creeping
因为有个影子悄悄潜入
Left its seeds while I was sleeping
趁我熟睡埋下了它的种子
——《寂静之声》
8.《我的未来不是梦》
《我的未来不是梦》是一首励志作品,歌曲节奏明快,张雨生通过这首歌曲唱出了许多青年人对梦想的追求与不懈的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