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七考网 > 学历 > 高考 > “双一流”大学分哪些?高考生该如何填报志愿?  正文

“双一流”大学分哪些?高考生该如何填报志愿?

2019-03-29 12:07:06来源:搜狐

双时代,高考生该如何填报志愿?今天跟大家来聊一聊,之前的985大学,大家也习惯性地分为几等:清北复交第一等,其他C9第二等,其余30所第三等。但这都是民间的划分,官方并不认可。此次大学名单,教育部直接将42所大学分为两等。为了更好的了解这些学校并明确自己的定位,本文总结了以下高校,可以作为报志愿的参考。

与之前的变化主要有:

变化一:原985高校依然强势,个别被“降级”

名单中的“双”大学分为两等,A类和B类。A类36所,全部为之前的985工程大学。

B类分两种,一种是被“降级”的985大学:东北大学、湖南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东北大学是一所老牌重点大学,但近年来随着东北地区经济增速下滑、人才外流严重,教科研水平也受到相当影响,除东北、华北外的招生情况很不乐观。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是一所特色很明显的行业院校,但由于地处西安,加上农林行业附加值低,对学生吸引力不大,近年来也受到很大影响。经常被高考生评为“性价比较高”的985大学,其困境可见一斑。

湖南大学虽头顶千年学府的光环,但在同城中南大学的强势发展影响下,始终处在阴影之中。之前还有一定优势的工科水平下滑,人文社科人才外流较多,和中南大学没有形成“同城双子星”的竞争格局,没落在所难免。

变化二:郑州大学、新疆大学、云南大学成为“黑马”

B类中的第二种,是新增3所非985工程大学。出乎很多人意料的是,郑州大学、新疆大学、云南大学成为“逆袭黑马”!其实细细分析,也有很大的合理性。

郑州大学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国家“中西部高校提升综合实力计划”入选高校、河南省人民政府与教育部共建高校。2000年,原郑州大学、郑州工业大学和河南医科大学三校合并组建新郑州大学。

合校十五年发展,完成综合性大学布局。有凝聚态物理、材料加工工程、中国古代史、有机化学、化学工艺、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国家重点(培育)学科6个;化学、临床医学、材料科学、工程4个学科(领域)ESI排名进入全球前1%。

除此之外,郑州大学所在的河南省是人口第一大省和高考考生第一大省,但长期以来高等教育发展比较滞后,尤其缺少一所与985地位相当的国家重点建设高校。而周边的陕西、安徽、湖北等省都有985大学。

此次郑州大学入选,既是学校自身实力的体现,也是国家优化高等教育战略布局,充分考虑河南等中部省份群众呼声的重大举措。

云南大学始建于1923年,1934年更名为省立云南大学,1938年改为国立云南大学,是我国西部边疆较早建立的综合性大学之一。

上世纪50年代院系调整,部属云南大学一些重要而有特色的系科,如航空、土木、法律、铁道等被划出并入当时的北京航空学院、四川大学、西南政法学院、长沙铁道学院等高校;工、医、农等先后独立建校,并逐步发展为今天的昆明理工大学、昆明医科大学、云南农业大学、西南林业大学等高校。可以说,云南大学是整个西南地区的高教“始祖”。

云南大学1996年首批列入国家 “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2001年列入西部大开发重点建设院校, 2004年成为教育部和云南省人民政府重点共建高校。民族学、生态学排名第2,政治学排名第6,生物学排名第9,化学排名第13。微生物学、化学学科进入全球ESI前1%。

此次云南大学入选,既是对该校历史贡献的充分肯定,也是对云南省——这个“一带一路”南下桥头堡的重大扶持。

如果说郑州大学入选占了“人和”,云南大学入选占了“天时”,那么新疆大学入选基本上就是“地利”的结果。

新疆大学1997年被列入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2000年被确定为国家西部大开发重点建设高校。2000年12月,新疆大学与原新疆工学院合并组建新的新疆大学。

新疆大学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我国较大的省级行政区的重点高校。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深入推进,新疆的区位优势和战略重要性日益凸显。该大学入选“双”既是对少数民族地区高等教育的重大扶持,也是5个民族自治区大学中一个入选的,其代表性不言而喻!

在大学建设高校中划分A、B类,是为了打破身份固化、激发建设活力,督促所有的大学建设高校加快改革、加快发展,并推动归入B类的高校正视差距、奋起直追。这两类大学如何选择?估计很多考生还是倾向于选择A类。但是分数不是很高,而且对地域敏感性不强的考生,也完全可以考虑B类大学。

据分析,云南大学、郑州大学、新疆大学录取分数线可能会有所上升,但上升幅度不大。入选学科的冷门理科和传统工科专业投档线也可能会略有上升,新进入双的二十多所高校投档线总体不变,但入选专业会有一定增幅。

考生填报志愿时,在学校goodxue.net和专业两个因素中应该优先考虑学校,以进入好大学为首要目标。因为不同档次的学校之间存在明显差异。党政机关、大型企业招聘时,都更青睐更好大学的毕业生。学校和专业相比,学校给个人带来的“品牌效应”会更加显著。

更重要的是,大学教育中专业教育只占一部分,而好大学的通识教育水平和整体培养环境是普通大学无法比拟的,在好大学接受教育对学生的长远发展更为有利。因此,对于考生,在学校选择上应当“就高不就低”,优先报考更高档次的学校。除非个人有坚定的职业发展目标和理性的专业兴趣,否则不建议为了满足专业喜好而选择低一档的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