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6-04 16:42:23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
近日,中国教育在线发布了《2018年基础教育发展调查报告》,结果显示:近年来我国基础教育专任教师数量持续增长,生师比达到历史最好水平。其中,生物学科教师数量涨幅最高。
近15年来,基础教育阶段专任教师数量持续增长,从2003年的1098万人增长到了2017年的1369.97万人,增加271.97万人,增幅为24.8%。小学、初中及普通高中阶段的生师比实现了进一步优化。按照教育部公布的标准,小学阶段生师比应达到19∶1,初中阶段生师比应达到13.5∶1,普通高中生师比应达到12.5∶1。2017年,小学、初中阶段生师比分别为16.98∶1和12.52∶1,均优于教育部公布的标准;普通高中生师比为13.3∶1,进一步缩小了与教育部标准之间的差距。
近15年来,普通高中专任教师数量保持了相对稳定的增长趋势。2017年,普通高中阶段有专任教师177.4万人,较2003年增长了70.34万人,各学科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
从高考9个主要考试科目,即数学、语文、外语、物理、化学、地理、历史、生物、思想品德来看,2010年至2017年,专任教师人数均有增长,涨幅排在前三位的科目是生物、地理、历史,分别为36%、27%和21%。
据了解,这与逐步推进的高考改革科目选考有关。在新高考改革中,学生被赋予了充分的选择权。一项针对高中生选科依据的调查显示,依据科目成绩选科的学生最多,占比69.99%;其次是依据兴趣和爱好选科的学生,占比为61.47%;而依据大学专业的选科要求进行选科的学生占比为42.28%。也就是说,学生通常会选择自己擅长的科目以获得更高的赋分。而基于学生选考的科目组合以及自身的实际情况,学校也相应增加了生物、地理、历史等相对容易取得高分的科目专任教师数量。
2018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同时也是我国教育事业书写“奋进之笔”的进取之年。同年9月,党中央召开了全国教育大会,谋划了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宏伟蓝图,也开启了教育现代化建设的新征程。
这一年我国各阶段基础教育事业稳步发展。一方面,教育普及化水平不断提高,尤其是义务教育阶段。2018年,学前教育入园率达81.7%,小学净入学率达99.95%,初中毛入学率达100.9%,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88.8%。另一方面,国家整体教育经费投入不断上涨。2017年,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的GDP占比为4.14%,这已是连续6年超过4%,但各地生均投入差距仍很明显。此外,近年来,我国基础教育在消除大班额、贫困学生扶助及乡村教师补助三个方面也取得了显著成就。
我国基础教育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新现象。首先,随着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就学人口快速向城镇聚集。城镇与乡村基础教育发展趋势差异显著,乡村基础教育生源出现整体下降的趋势,但新增校舍面积仍在不断增加;而发达地区与城市就学人数缓慢甚至快速增长,出现学校不足、学位不够的现象。
基础教育阶段培训机构的营收水平屡创新高。2018财年,好未来教育集团及新东方教育集团旗下优能中学营收分别达到116.62亿人民币和68.48亿人民币。其中,2012至2018财年好未来教育集团年度营收净增长995%;2015-2018财年优能中学年度营收额净增长202%。K12阶段课辅机构营收的快速增长,折射出中小学生课外负担仍然很重。“减负”问题已成为社会各方关注的焦点。
“课后三点半”现象也受到了各方关注,这是中国经济社会及教育发展到特定阶段的产物。自教育部发布《关于做好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以来,目前已有27个省市启动了“中小学课后服务”。据中国教育在线调查显示,家长仍希望学校作为解决该问题的主要渠道。《报告》指出,目前,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还需要更多的实践和探索,出台更全面、更细致的管理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