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5-06 17:33:57来源:北京晚报
截至4月30日,各区义务教育阶段政策陆续出台。按照相关政策要求,各区今年取消了小升初特长生招生、压缩寄宿生招生名额、规范民办校招生……同时,各区通过不同方式实现义务教育资源均衡发展,同时深入推进多校划片,为“学区房”继续降温,减轻家长们的择校压力。
“六年一学位”政策
再增东城 昌平两区
继海淀区2016年率先实施“六年一学位”政策之后,朝阳区、通州区等也相继跟进落实。今年,东城区“六年一学位”政策进入正式执行期,昌平区也提出开始实行“六年一学位”。所谓“六年一学位”,指的是某套住房地址用于适龄儿童入学登记的,自登记入学之年起,原则上6年内只提供一个入学学位,符合国家生育政策的除外。
东城区在今年升学政策中明确,自2019年起,对适龄儿童入学登记的实际居住地址及适龄儿童就读学校实施记录。自该地址用于登记入学之年起,原则上六年内只提供一个单校划片入学学位(符合国家生育政策的除外)。记者了解到,这一政策在去年的文件中就有涉及。之后,在具体实施阶段,东城区将2018年4月27日至2018年12月31日作为“六年一学位”政策过渡期,2019年1月1日正式进入政策执行期。今年的升学政策中对此进行了重申。
作为该政策的新加入者,昌平区今年明确提出,凡招生人数超过设计规模的学校,自2019年实施入学服务范围内实际居住地址登记,自登记之年起原则上六年内只提供一个入学学位(符合国家生育政策的除外)。
目前,已经实施“六年一学位”政策的各区,则进一步细化相关政策内容。海淀区教委明确要求,2019年,继续对适龄儿童入学登记地址、就读学校实施记录,与2016年以来该地址入学信息进行比对,自该套住房地址用于登记入学之年起,原则上六年内只提供一个入学学位(符合国家生育政策的除外);朝阳区教委再次重申,自2017年起,本区对适龄儿童少年入学登记的实际居住地址实施记录管理,自用于登记入学之年起,原则上小学六年内、初中三年内只提供实际居住地址服务范围内的一个入学学位。石景山区教委特别强调,当划片服务学校学位不足时,划片服务范围内每个住房产权地址6年内只能解决购房人一户子女对口入学申请;小区配套学校为九年一贯制义务教育学校的,划片服务范围内每个住房产权地址9年内解决购房人一户子女对口入学申请。
相关负责人解释道,此举最直接的效应是弱化了现有学区房的市场流通价值,减缓了学区房的流通速度。用通俗的话讲,降低了“今年30万买了房子上了学,倒手50万又把房子再卖出去”的可能性,从根源上为学区房降温。
细化“多校划片”
明确协调入学方向
“多校划片”是与“单校划片”相对而言,顾名思义就是一处房产不只对应一所学校。从教育部到市教委,连续多年都在政策表述中提到,要根据学位供给情况和户籍、房产、居住年限等因素,稳妥推进单校划片和多校划片相结合入学方式。
据了解,目前本市的“多校划片”一般分为两类:一类是用相关条件进行限定,比如户籍、居住地址等;另一类则是采用“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也就是划一条时间线,在某时段之后购得房产不再对应一所学校。
今年,东城区在升学政策中提到,入学登记的实际居住房屋不动产权证书为2018年6月30日后取得的家庭,自2019年起该家庭适龄儿童将通过电脑派位的方式在东城区内多校划片安排入学。
石景山区也在今年升学文件中提到,自2019年9月1日起,在石景山区内经二手房交易取得的不动产权证书用于申请入学时,将不再享受单校划片入学政策,实行学区内多校划片入学政策。
海淀区经过一年的预热,今年则进入正式实行期:2019年1月1日后在海淀区新登记并取得房屋不动产权证书的住房用于申请入学的,将不再对应一所学校,实施多校划片。
丰台区在文件中再次明确,在部分学校实行购置“二手房”的房主子女通过多校划片派位方式入学。
记者注意到,今年在“多校划片”的形式上,各区也都有了新的表述。比如西城区幼升小的“片区内登记入学”方式上,去年文件表述为“学校依据户籍、房产、居住年限等条件录取,学位不足时,通过多校划片方式在学区或相邻学区派位入学”;今年将措辞调整为“学位不足时,在学区或相邻学区协调入学”。海淀区首次提出了“全区协调”的概念,针对仅具有海淀区户籍、实际居住地址与其法定监护人在京合法房产地址不一致的适龄儿童,学校接收有困难等情况,在全区协调解决。
有业内人士表示,“协调入学”的方向性更为明确,区教育行政部门可以根据不同学区学位分布状况更为灵活地进行协调。
收紧“特殊渠道”招生
释放学位用于派位入学
经过去年的预热之后,本市今年正式取消了“小升初”的特长生招生方式,释放的优质学位全部用于派位入学。同时,市级入学文件进一步明确,城六区公办学校寄宿招生计划比去年减少10%,明年寄宿招生实行登记派位入学。公办学校寄宿招生要对招生范围、招生名额、招生方式、录取名单进行公示。
按照市级政策要求,各区相继都在今年政策中亮出了规范寄宿学校招生的决定。其中,东城区力度最大,明确寄宿学校(班)入学原则上面向本区招生,寄宿招生计划比去年减少12%;丰台区、石景山区、朝阳区等区明确,招生计划比去年减少10%。
市教委副巡视员冯洪荣曾透露,未来本市各种招生方式都将得到逐步规范,形成每个孩子均等的入学机会。
重新布局优质教育资源
在家门口就能上好学校
破解“择校热”,根本途径还是让公众在家门口就能上个好学校。因此,在政策出台前,不少区就已经谋划了义务教育学区的再布局。比如,海淀区相继出台:由清华附中承办上庄二中、中关村二小承办万泉河小学、第五十七中学承办上庄中学、中关村三小承办海淀科技园小学等,让优质教育资源发挥更大的辐射作用。朝阳区也动作频频,将工大附中、芳草地学校、八十中等优质教育集团扩容,纳入不少新成员。
除此之外,在今年的升学政策出台时,不少区也立下了继续增加优质学位的“承诺书”。朝阳区教委表示,针对今年的入学实际情况,朝阳区继续采取高起点、高水平办学,计划9月份新建、扩建5所中小学,起始年级学位增加1000个左右。同时,通过改扩建、借址办学、整合资源扩充学位等措施增加学位供给,多渠道解决学位供给,满足百姓在家门口上学的需求,努力实现百姓在“家门口上好学”的愿望。
海淀区教委特别提到,将加快学校新建改扩建工程,努力扩大学位供给;优化学校布局结构,不断丰富优质学位;加大资金投入和设施配备,扩大办学空间,挖掘收生潜力;加强全区资源统筹调配,实施政府购买学位。其中,在进一步优化教育结构布局、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辐射和覆盖面的基础上,海淀区将试点启动育英中学与培英小学、首师大附属一分校与玉泉小学的对口机制入学,纳入登记入学批次,全面推进落实就近入学。据了解,育英中学与培英小学于2015年建立对口机制、首师大附属一分校与玉泉小学于去年建立对口机制。按照之前的规定,两所小学的对口比例为40%。
东城区教委在对今年政策进行解读时也提到,将比例由2018年的25%提升到30%。对口学校分别为:东四十四条小学和第五中学分校、新开路东总布小学和第一六六中学、汇文一小和汇文中学、安外三条小学和第一七一中学、北新桥小学和东直门中学、景泰小学和文汇中学、和平里一小和第一七一中学、地坛小学和第一七一中学、新鲜胡同小学和第二中学分校。这也意味着,今年秋季入学的小学学生,在毕业时有30%的学生可以升入对口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