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七考网 > 教育 > 学习 > 浙大把专家请进课堂 学习“红船精神”  正文

浙大把专家请进课堂 学习“红船精神”

2019-04-18 09:09:35来源:钱江晚报

日前,浙江大学的120位学生上了一堂很有意义的课。当天一大早,学生们就背好书包,坐上大巴车,赶到嘉兴南湖,他们要在红船边上一节“有风景的思政课”。

带队老师傅夏仙是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老师,她1994年就开始在浙大上思政课,一上就是25年。这次实践教学是她教授的《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这门课的重要环节。

把请进课堂

学习“红船精神”

傅夏仙早从2015年起就把外出现场教学作为思政课的一个重要环节。“当时申报了一个教学改革的课题,现场教学是作为教学改革的一部分。”傅夏仙说,现场教学是对课堂教学的延伸,带给学生深刻的教学体验,让课堂教学变得生动立体。

每一个地点,都与课程的内容体系紧密相关。之前,学生们去过安吉县余村体会“两山”理论。“南湖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学生们应该了解、学习‘红船精神’,进而了解我们的党,体验家国情怀,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傅夏仙说。

去嘉兴上课的当天,三辆大巴载着120位学生与4位老师早上7点40分出发。大约一个小时后,他们来到了位于嘉兴的浙江红船干部学院。

红船干部学院副院长徐连林早早地等在这里,他要为这些学生们重点讲授“红船精神”内涵的三种精神——首创精神、奋斗精神与奉献精神。

徐连林说:“我把这三种精神分别解读为能力、追求与境界。能首创,一定有能力;能奋斗,一定有追求;能奉献,就到达了人生的更高一层境界。”

“咱们学生好好学习,就是提升能力;有了能力,就要有梦想与追求;最后为社会做贡献,立足工作,这便是奉献精神。”他认为,“红船精神”对于大学生的成长也颇有指导意义。

“入党是个人的选择,一定要遵从自己的想法。先了解中国共产党,比如今天的实践活动,能让大家知道我们党是怎么成立的。了解后,你再去思考能为党做些什么?你是否有条件入党?这个过程并不急,可以慢慢来,但是有一样,千万不能带着功利的目的。”徐连林说。

又一位男同学问:“我想问一下最近引起热议的‘996’,您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作为工人阶级先锋队中的一员,有什么想法?”

问题一出,同学们都议论了起来,显然这是大家都关心的话题。

徐连林说:“其实这个问题,最终还是年轻人的选择,互联网公司竞争激烈,年轻人也有选择加班的权利,多为自己挣下立身的资本。不过这只是个例,不能大范围地推广。最终的工作时间制度,还要依照法律的规定。”

带学生走出校园

去红船边感受历史

傅夏仙老师安排的第二站是南湖革命纪念馆,她为大家租用了蓝牙耳机,一起听专业讲解员讲解。

根据纪念馆讲解员的介绍,1921年,被迫转移到嘉兴南湖开会的10多位代表,就是在南湖湖心岛的烟雨楼观望进出的船只,确认安全后来到红船上继续举行中共一大会议。

上课当天,南湖湖心岛的游客正多,纷纷在红船边合影留念。傅夏仙一直站在一边,等密集的游客散去,她带着同学们走近一些,讲解起这艘极具历史意义的红船:“98年前,中共一大会议就是在这样的船上开的,当时里面坐了10多位代表,制定了《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纲领》。从这里,我们开始起航,才有了后来的新天地。”

“在课堂之外,尤其是在这风景优美的嘉兴南湖,赏景之余,我感觉自己学习的兴致非常高涨,”来自物理学系的徐宏荆同学绕湖心岛走了一圈,“嘉兴南湖不仅风光好,而且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有非常多的历史积淀。作为一名浙大学生来到这里,学习‘红船精神’,我不禁在思考自己的初心是什么,要奋斗什么。”

“我们的思政课不仅要讲理,而且要讲情;老师不仅要把理论告诉学生,还要让他们在现场自己去体会、感悟、思考作为当代大学生的使命感和责任感。立鸿鹄志,做奋斗者。” 傅夏仙说,“之所以开展现场教学,就是要让理论生动起来,让历史鲜活起来,通过现场场景的展示让学生在直观的感受中深刻地领会历史的必然性和理论的力量。”

她认为,整个浙江的现象、经验、人物,都应该成为浙大学生的宽广课堂,把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真正联系在一起。南湖的历史和风景就展现在学生面前,以此为起点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也在学生们的脑海中渐渐清晰起来。

作为一名从教20多年的思政课老师,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什么样的思政课才是学生喜欢的?我们决定成立课题组,进行教学改革,最终形成了一个相对比较成熟的教学方案——以“七个结合”为核心的“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综合教学改革模式,这一教学改革也获得了教育部择优推广项目立项。

简单地讲,这一改革就是让学生“动”起来,积极参与课堂教学。一开始我们还担心学生能不能讲?后来发现学生实在是太能讲,每个小组组员都抢着去发言,甚至出现跑太快,两个人撞到一起差点摔倒的场景;有的同学抢不到,没等前面同学讲完,也没等老师叫,就跑到讲台边候着,结果形成了一个长长的发言队伍。有时候,学生的课堂展示就变成情景剧;有时候变成演讲比赛;很多时候都是学生自己主持、自己打分,相互比拼。老师“合”起来,就是组成教学团队,充分发挥每个老师的专业优势。对学生来说,感觉挺好的,不容易厌倦,而且获得感很强。因为学生可能本来只选了一个老师,结果一学期下来有4位老师上课。相当于只点了一个菜,结果端上4个菜,超过预期。

理论“活”起来,就是把课堂搬到农家、文化大礼堂、美丽乡村等室外场所,让抽象的理论变成看得见、摸得着的场景,于是原本抽象的理论也变得美丽可爱起来。

相关内容:

同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