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3-21 16:07:04来源:北京日报
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随着改革开放的进程,中国青年急盼跨越国门与世界交流,于是,“英语角”应运而生,并在各大城市如雨后春笋般生长。北京的英语角诞生于王府井,随后迅速“蔓延”到校园、文化馆等场所。
1
到王府井“尝鲜”
北京最早的英语角诞生于王府井。上世纪80年代初,应了改革开放的大潮,王府井新华书店里开辟出一个英语角。好些平时不好意思张嘴的年轻人,第一次在这里用磕磕巴巴的英语相互对话。(2012年10月31日《北京日报》特10版,《王府井的故事》)
英语角渐渐“蔓延”进了校园。
1988年暑假,北京六十一中职业教育中心创办了一个中学生英语角。它的出现立即受到城近郊区数百名中学生英语爱好者的青睐,北京旅游学院、外语师范学院和北京师范大学等10多所院校的大学生们主动提供义务服务。
本报报道了这个英语角1989年2月10日的活动情景:当天下午,在北京六十一中明亮的教室里,聚集着来自本市城近郊区的近二百名中学生英语爱好者,他们正在饶有兴趣地进行着英语对话和演讲活动,活动中不时地爆发出阵阵掌声和欢笑声。
这天虽然是正月初五,但前来参加活动的中学生络绎不绝,其中有20多人提前一个多小时就到了,有的还是从海淀、石景山等地赶来的。他们三五成群,谈笑风生。一位准备报考大学外语专业的高三女生高兴地说:“我是闻讯从公主坟赶来的。我在课堂学英语,主要是听,很少有会话机会,即使有,也是老师问什么,我答什么,很呆板。到了这个英语角,给我一种亲切感,一点也不感到拘束,用英语自由交谈,对提高听力、口语会话能力很有好处。”(1989年2月14日《北京日报》2版,《六十一中英语角受学生青睐》)
除了这种单位或学校主办的英语角外,社会上还有不少由英语爱好者自发设立、形成的英语角。
当时,在国家进出口商品检验局工作的张劲林,正在夜校学英语,但苦于光会写不会说。紫竹院的英语角强烈地吸引着他。可他家住左安门,来回跑路就得三个多钟头。于是,他与夜校学友商量,“咱不能自己办一个吗?”
1988年7月的第一个星期天,他们的“英语角”在龙潭湖举行了第一次活动。虽只有8个人,却给了张劲林信心。他组织伙伴们向学校、企事业单位、宾馆发邀请信,在图书馆交朋友。外语学院陈琳老师闻听城东南又有了个英语会话天地,十分支持,热情复信,亲自帮助编改资料。到当年年底,“角友”达到60多人。(1989年3月31日《北京日报》1版,《张劲林倡办一处英语角》)
2
夜幕遮挡羞涩
早期的英语角多集中在傍晚活动,而且很多是在室外。夜幕下,人们褪去羞涩,开始张口说英语。
大学是当时英语角的“重镇”。
1994年2月2日,本报8版的《雪中英语角》记录下了人民大学英语角里的情形:初冬第一场雪便给大地披上了厚厚的银装,但人民大学花园的英语角仍是热闹非凡,百余名同学在这里穿梭、交谈。
在英语角里有一对一单聊的;如果害怕这种单聊压力太大,可以加入一个三到四人的小组,避免冷场;如果担心自己英语口语水平较差,还可以找一个十来人的大圈,先以听为主,碰上适合的话题,不时插上几句。
这处人民大学花园里的英语角不断发展壮大,逐渐成为全国最有名的英语角之一,规模能达数百人,吸引不少人慕名而来。
当时,不少大学都像人民大学一样有英语角活动,其中很多是自发形成的。大部分英语角都是在周五晚上活动。每次活动时,人群逐渐聚集,三五成群,各自生长。
如何快速学好英语是英语角里永久的话题。走入英语角后,大家会根据自己的英语,尤其是口语水平的高低,来选择交流的对象。
晚上10点以后,人群才开始逐渐散去,走得最晚的一拨人能持续到夜里12点。
3
时髦休闲场所
上世纪90年代,随着英语培训机构大量出现,口语练习方式日益多元化,很多城市的英语角逐渐衰落,连在全国范围内最早开办的上海人民公园英语角也已不复当年的盛况。在这种状况下,京城的英语角却仍保持着热度。
1997年8月的一个周六,本报记者探访位于交道口的东城区图书馆的英语角。这是一个宽敞明亮的房间,看上去像个大教室。每个人只需花两元钱,就可以购得入场券。随着夜幕降临,三三两两结伴而来的“说客”们,使英语角变得门庭若市。这里年轻人居多,还有由家长引领而来的中小学生。有位男士见自己的儿子胆怯,便独自发挥起来,中英文并用,连比划带说,生动传神。原来,他在欧洲和美国先后工作了两年,可谓近朱者赤。一位来自广西的公司职员,借出差途经北京之便,慕首都北京英语角的盛名而来,与高手过招切磋之后,志满而意得。最令人感动与难忘的是,一位美国63岁的工程师,来北京旅游,住在附近的旅馆里,出于好奇来此坐坐,想不到充当了一晚英语教师。此后在北京逗留的三周的周末,他每回必到,分文不取地陪着大家说话,以至口干舌燥、喉咙沙哑、额沁汗滴。
将求知与消遣融为一体,将舞乐与交谈并作一处的,是北京青年宫的英语角。每逢星期天下午2点,设在巨大舞厅里的英语角便开始人头攒动,少说也有几百人。有趣的是,这里“等级森严”,分成三个区域。贴在墙壁上的纸条赫然标注:初级水平、中级水平、高级水平。英语角还有一个节目主持人。这里的入场券稍微贵一些,八元一张,因为会话过程中,穿插有舞会。吧台上出售各种软饮料、啤酒等,为交谈的人们助兴。英语角的活动从下午2时开始,一直持续到5时30分结束。不时有金发碧眼的异国友人,穿梭在一个个谈兴颇浓的“群落”里,马上会变成众星捧月,人们都渴望进行高质量的对话。在这里充满青春活力的年轻面孔居多,置身其中,你会感到北京作为国际大都市那浓郁的文化氛围和鲜活的时代气息。(1997年8月20日《北京日报》9版,《花钱买话说》)
在蓝岛大厦开设的英语角里,除了自由交流,参加者还可以自告奋勇当主持,唱个英文歌曲,表演戏剧,气氛轻松而热烈。这个免费活动创办后4年就接待英语爱好者5万人次。(1999年4月16日《北京日报》,《蓝岛有个“英语角”》)
可以看出,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开始,在北京这种国际交往比较多的大都市,英语角从当初单纯的英语口语练习向着文化交流、人际交往转变。一些英语角已经发展成为文化休闲娱乐场所。
英语角里的外国人越来越常见,大学的英语角里大学生不再占多数,反而是社会人士更多。人们不再过于关注自己的英语语法是否正确、发音是否标准,而将重点放在了交流上,真正开始把英语当作了解世界的交流工具。
4
“洋玩意”进社区
如果说,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北京的英语角还是大家眼中的“洋玩意”,覆盖人群集中在大学生和“白领”等高学历人群,那么进入新世纪后,随着北京首次申奥成功,群众学习英语的热情高涨,市政府大力推进市民学外语活动,英语角彻底摘下了“高傲”的光环,走入寻常百姓中。
2001年北京申奥成功后,朝阳区团结湖街道办起了老年英语班,14位老人参加。2003年,有3名学员通过了北京市中级英语考试。2004年,老年英语班的杨景琇向朝阳图书馆提出了创办英语角的想法。在街道和图书馆的支持下,当年3月27日,银色年华英语沙龙办了起来。(2005年3月9日《北京日报》7版,《7旬老人办起银色年华英语沙龙》)
2005年7月11日,本市首个由社区居民自发创办的外语协会——团结湖英语协会成立。5年后,会员已经从十几人发展到千人。协会每周七天的课程安排得满满当当,其中不乏学员们自发组织的英语角、英语沙龙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很多学员从最初认不全26个英文字母,变成了能和外国人进行交流。协会有60名成员参与了北京奥运会志愿者服务,而外语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2010年7月15日《北京日报》2版,《社区英语角》)
当时,像团结湖英语协会的学员一样,北京不少社区里的居民都参加了类似的英语角等学外语活动。戴着红袖标站在街头值勤的北京大爷大妈见到外国人问路时,嘴里经常能流利地蹦出两句常用的英文。
而随着北京这座城市的国际交往不断增多,市民开始接触英语以外的其他外语。高校中,来自各国的留学生们加入到英语角,也将英语角变为名副其实的“外语角”。在这些外语角里,不光是中国人在学外语,很多外国人也在努力地学中文。
截至2012年6月,全市已建立社区外语培训点701个、社区外语角433个,每年开展活动超过4万次。据初步统计,全市外语人口数量已从2002年的300余万人发展到550余万人,超过常住人口总数的35%。(2012年6月17日《北京日报》1版,《北京外语人口十年增长近一倍》)
时至今日,北京的一些高校、社区里,仍有英语角、外语角的活动。可以说,在世界城市建设过程中,英语角对于提高北京市民外语交流能力、提升城市外语服务水平,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