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3-14 16:17:59来源:大洋网-广州日报
中山大学校长罗俊最近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大学的根本任务在立德树人,大学的责任就是把人才培养好,把学校做好。大学人才培养也成为全国“两会”期间代表、委员热议的话题。事实上,广东高校近来不断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推出新的人才培养举措,为培养适应国家战略发展新需求和世界高等教育发展新趋势的新型人才做着有益的探索。
2018年9月,教育部发布《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强调高等学校必须主动适应国家战略发展新需求和世界高等教育发展新趋势,牢牢抓住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这个核心点。同年,广东对人才培养的工作也在加速推进。
2018年2月,广东省教育厅就《关于加强和改进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征求意见,“牢固树立人才培养质量是高等教育质量的第一体现的理念,强化本科人才培养的基础地位,建设一流本科、一流专业、一流课程和一流课堂,全面提高我省高校本科人才培养质量”成为重要的指导思想。
4月份,广东省教育厅又公布了《关于征集校企合作协同育人项目的函》,首次面向企业征集校企合作项目,整合高校、社会和产业力量,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高水平应用型人才。该项目将推动产教双方深度融合,培养大批高素质、应用型创新人才和技术技能人才,增强企业、行业、产业核心竞争力。
今年2月,《广东省职业教育“扩容、提质、强服务”三年行动计划(2019-2021年)》发布,为包括高等职业教育在内的广东职业教育发展带来明确的发展方向和发展动力。
稳基础:多个院校精心打造创新课程体系
中山大学提出构建人才“蓄水池”,选择优秀人才进入教师队伍,生均教育资源投入实现了倍增。2017年开始,中山大学参照第一课堂制定第二课堂的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已经完成51个院系的第二课堂课程体系的梳理。
作为师范类院校,华南师范大学(分数线,专业设置)全面实施以正式课程为核心,非正式课程与师范教育课程相对独立的“一体两翼”课程体系,力求实现师范教育与非师范教育、正式课程与非正式课程互相融合,该体系包含“创新创业”“艺术修养”“文化传承”“社会研究”“科学思维”“道德推演”和“多元文化”7个模块。
中山大学南方学院医学与健康管理系则是该校的校企合作办学新探索,该系以行业发展和市场需求为前提,在专业设置、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由企业全程参与,让该系学生能“早期进入临床、早期进入科研、早期进入行业实践和早期接轨国际发展”。
国际化:开展国际交流拓宽学生国际视野
因应经济发展全球化的要求,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拓宽学生国际视野,培养熟悉国际规则的人才,已是各高校的客观需要。
华南理工大学(分数线,专业设置)通过与海外高校签署协议,已建立学生海外学习项目170多项,覆盖全部学院,各专业学生基本都能找到匹配的海外项目,完成项目还可获得相应的学位或学分。目前华工共有200多个海外合作院校,大多数都是世界500强名校。通过优质海外项目,华工的“中美创新学院”“中澳学院”等创新型平台学院,获得教育部和国家外国局资助建设“先进材料国际化示范学院”。
暨南大学(分数线,专业设置)为进一步凸显侨校特色,计划扩大港澳台侨和留学生的招生规模,3年内占比将提高到40%,在广东的招生规模也将进一步扩大。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南国商学院则以国际化教育程度作为衡量学校核心竞争力和办学特色的重要指标,探索国际化发展道路,已经与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60多所大学或学术机构建立了合作交流关系,通过出国访学、互派学生、互认学分等方式,为学生提供在读期间出国学习或毕业后出国深造的机会。
新探索:华师成立全国首家教师教育学部
2018年,华南师范大学成立全国首家教师教育学部,建立教师教育事业发展的创新型内部管理体制。教师教育学部涉及的业务范围有师范类本科生培养、教育硕士培养与管理、其他教师教育领域和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博士后等各层次人才培养,面向基础教育的教师和校长、教育干部等各类职后培训以及面向基础教育的研究等。
广州华立科技职业学院从本学期开始打造“PEMAP大学生核心素养提升模式”,加强学生的哲学思维、管理理念、工程方法、艺术品位和体育锻炼等五大方面的能力。在这个课程体系下的第二课堂活动平台,成为广东民办高校唯一的“第二课堂成绩单”试点项目。广州华立科技职业学院常务副校长马龙海告诉记者,核心素养是学生培养的核心之一,它是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广州华立科技职业学院研究认为,核心素养的构成要素包括:哲学思维(Philosophy)、管理理念(Manage)、工程方法(Engineering)、艺术方式(Art)、体育锻炼(physical)五大要素,简称“PEMAP大学生核心素养提升模式”。
特别值得关注的是,PEMAP课程项目的设计、申报、实施,可以是教师,也可以是学生,审核通过的项目,将进入课程的项目库中,以供学生选择。教师设计、申报及实施的项目,按教学工作量计算给该教师;学生设计申报的项目,按要求完成初定的目标,通过考核认定后,可获得的该项目的学分。也就是说,学生也可以参与课程的设计,不再仅仅是被动地接受知识的灌输。
同样是高职院校的广州南洋理工职业学院,在广东高校中率先提出“跨界”培养的办学理念,率先推进“阶梯式、多平台”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在这一培养模式下,学生在“学生”与“学徒”身份之间进行交替,鼓励学生发展创新创业思维和意识,有望从根本上解决学校培养人才与企业需求之间“两张皮”的难题。对学生进行跨界式培养在国内高校已陆续开展,但明确系统地提出“跨界培养”模式,在国内高校中还并不多见,在广东,则是首次提出。